东安:“田间课堂”增效田间
2023-03-31 15:35:5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田文 | 作者:张祖智 何丽 唐孟明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6592

新湖南客户端3月31日讯(通讯员 张祖智 何丽 唐孟明)东安县组织农技人员和党员志愿者进村组、下地头,开办“田间课堂”,把农业生产各个季节、各个环节的技术送到农民群众的身边,有效提升了田间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科学种养的能力。

东安县紫溪市镇农技站技术员张种林现场指导早稻集中育秧:“这个你要把它拍碎一下,拌均匀一点,要不然它全部成堆了”。

这段时间张种林要经常来到这里,指导村民及时摆盘、浇水、控温、施肥,保障这片育秧工棚的早稻育苗,能够适时栽插五千亩大田。

东安县紫溪市镇农技站技术员张种林告诉记者:“前段时间,我们主要围绕烤烟育苗、移栽和西瓜种植,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,现阶段着重开展浸种育秧的技术指导,促进和保障粮食生产”。

在紫溪市镇,像张种林这样到田间地头开展服务的技术人员有23名,他们当中,既有懂种植、懂养殖的,也有性懂农机维修、农业信息的。

东安县紫溪市镇党政综合办主任荣勇说道:“我们镇里组织农技、农机、畜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,成立了3个科技小分队,围绕粮食生产、烤烟、西瓜等产业,包片负责,深入田间地头、村组院落,开展田间课堂、农民夜校等活动,进行政策宣传,田间管理,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指导培训,着力解决产业怎么种,如何种好等问题,全力推动紫溪市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”。

近年来,东安县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,着力加强技术服务。县直涉农部门在通过各种渠道发布技术信息的基础上,组织技术专家与乡镇联合到村头、到田间,身贴身、面对面地把不同产业、不同季节、不同环节的生产技术要点传授给农民群众,尤其是对于粮食生产和一些规模产业与种养大户,技术人员不仅开设了“田间课堂”,而且开设了“网上课堂”,线上、线下提供全方位“保姆式”的技术服务,极大的保障和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效益。去年,东安粮食总产量达到37万吨,生猪出栏63.7万头,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基地达到了25家,第一产业增长达到4.1%,排全市第一,其中科技的贡献率超出了六成。

东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奕祥表示:“我们田间课堂的深入推广,可以说既惠当前又利长远,从当前看,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在农业产业效益,从长远讲,就是提升了农民的科学素养,尤其是培养出了一批有抱负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青年新型农民,这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现代化新农村,具有非常的积极意义和作用”。

责编:田文

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

东安融媒